close


    


在找景點時,看到某人的部落格寫到為了去Dendara而捨去聖安東尼修道院,勾起我的興趣,估狗一下,只找到一篇中文部落格有介紹它,哇~好想去,認真研究手上的書,如果要靠公共交通工具去可能要花2天,因為班車很少,且離主要觀光景點太遠不順路,決定花600埃鎊(3000臺幣)包車過去,來回6小時,早上6點從開羅出發,此處荒涼到我們的司機以為走錯條路,抵達時先去爬聖安東泥洞穴(cave of St Anthony),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為了防曬包的太緊,還是時差還未調好身體虛,我居然呼吸調不過來胸口痛,我知道如果我在爬下去,應該會暈倒,雖然洞穴近在眼前,也只能找個陰涼處休息,讓Wenting上去幫我拍照, 安東尼先生可能不喜歡我吧!安東尼先生是誰勒?請看下面的介紹:


修道院生活之父:

安東尼出生西元251年左右,是Beni Suef附近一個小鎮地主的兒子,他在18歲時和姐姐成為孤兒,這時他對宗教比對現實更感興趣,而且他將自己繼承的那分遺產分給窮人。在與一個當地神職人員研究過後,安東尼走進東部沙漠,生活在一個洞穴裡,並且尋求獨居與精神救贖。然而他聖潔的話語很快傳開,大批模仿他苦修生存的弟子到達那裡。





西元四世紀初,安東尼在亞歷山大照顧一位被皇帝關押的基督徒,之後返回沙漠,儘管他逃離更遠的沙漠獨居,但狂熱的追隨者一次又一次的跟來。然而,他在一個偏遠的山裡建一個山洞後,他的弟子在他的基地組成一個社區,從此誕生第一個基督修道院。





安東尼的追隨者的人數迅速增加,而且在他去世後的幾十年裡,幾乎埃及的每個城市都被修道院包圍。不久之後,整個拜占庭帝國興起了修建修道院的熱潮,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這股熱潮遍及法國及義大利。諷刺的是,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安東尼一生都在逃避其他人,當他105歲高齡逝世時,他想獨居的願望終於得到尊重,而且他墳墓的位子受到嚴密的保護。


聖安東泥洞穴(cave of St Anthony)

在附近的懸崖上,修道院上方300公尺 或1158木臺階處,在頂部有一塊空曠平地,擠過一個狹長的隧道,洞穴中有一個小的禮拜堂,禮拜堂中有一個祭壇以及安東尼曾經在這裡生活過的一小塊凹進的空間。


   


   


 


我被阻擋在這座門外,不能跨越。


   


以下是我不能跨越的地方


   


   


           





下山後約12點,我們參觀他們的社區,他們有派一位修道士帶我們參觀跟解說,他說他們下午一點半有活動,所以不能導覽太久。他拿一大串鑰匙,每處都有上鎖,先帶我們參觀教堂,好小一間,和印象中歐洲大教堂相比,簡直是差太多,大概是挑高的客廳,而這是擴建後的規模,原始的更小,天花板離我好近,我為了拍天花板的壁畫特地換望遠鏡頭,這下英雄無用武之地。他解說早期他們的磨麥的地方,如何榨橄欖油,磨咖啡的器具,還有一處泉水,源源不絕的供他們使用,在這降雨量稀少的埃及,如何提供呢?他說不是地下水,看他光禿禿的山也不覺得是因為降雨而保存下來的水,他說有人特地來調查但也查不出原因。這是神的奇蹟。我們的司機問我們是基督徒嗎?為何會挑這冷門的景點,他自己也是第一次來,我們是無神論者,只是衝著他是最老的修道院及可愛的壁畫而來,加上觀光客很少,wenting也沒意見要花錢包車過來,如果旅伴有意見我就不會來,安東尼先生怎麼好意思讓我有遺憾。




 


   


   


   


科普特藝術:科普特藝術是埃及獨特的基督教藝術,儘管他的起源是古埃及及希臘遺產,但科普特藝術也受到波斯人、拜占庭人、敘利亞人的影響。在畫像上,與其他早期基督教運動相比,科普特教堂在大量殉道者、聖徒和修道者方面是獨特,由於這些個人的行為和事蹟逐漸形成了教堂的基礎,他們的形像透過畫像得以永生,而且被掛在各地的小禮拜堂及教堂。在這些繪畫中,人體畫像通常從正面描繪安祥的杏眼和理想化的表情。耶穌基督的科普特畫像是獨一無二,因為通常是描繪他在聖人及天使的擁護下登基,與他在十字架上的苦難形成鮮明的對比。

   


   


   


   


   


從山壁流出的↓吃飯的地方,怕他們掉麵包屑,桌子邊緣還作高起來。
   


登上城牆看他們以前是如何進出,居然是用一根繩子綁在腰上,用人力轉動絞盤將人拉上來,太辛苦。後還才在城牆挖一個門方便進出。


 


                               ↗打開這個門將繩子垂下








參觀這座修道院是要捐香油錢,不過好像沒有硬性規定一定要捐,最後他會帶你到紀念品店,本想買東西捧場一下,但價錢有點貴。最後買兩瓶汽水當香油錢。(20埃鎊/2瓶,外面7埃鎊就買得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ean02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